-
月餅的來歷與文化
古代傳統月餅被作為祭品于中秋節所食。聽說中秋節吃月餅的風俗于唐朝開端。北宋之時,在宮庭內盛行,但也傳播到民間,當時俗稱“小餅”和“月團”。后來演化成圓形,寓意團聚美妙,反映了人們對家人聚會的美妙愿望,也是對親朋好友深深的懷念。南宋吳自牧的《夢粱錄》一書,已有“月餅”一詞,但對中秋賞月,吃月餅的描繪,
2021-08-13 32
-
月餅,忘不了的家鄉滋味!
有傳說,說的是內蒙古的莜面拿到南方,由于水土的緣由不能和面做飯,必需拿內蒙古的一把土放在當地的水里,沉淀后才干和面做飯。我沒有考證這個傳說的真偽,但卻品味過了正宗豐鎮月餅和仿制品的天壤差異,或許正是這樣的差異彰顯了國度頒發天文產品的真正意義
2021-08-02 43